截至目前,安徽省有7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,其中有46家行业“隐形冠军”企业(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,虽然知名度较低但在产业链中扮演重要地位的公司),数量在全国各省(区、市)排第五位。这些坚持绿色发展的“隐形冠军”企业,在江淮大地悄然崛起,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为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能够脱颖而出,成长为“隐形冠军”企业,安徽省税务部门以“政策套餐+精准服务”积极响应企业绿色发展需求,深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,助力绿色“隐形冠军”企业孵化成形、加速发展。
绿色发展新“铝”途
走进安徽科蓝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,厂房内机器轰鸣,4条废铝加工生产线开足马力,将回收而来的废铝投入熔炉,经过一道道精密工序,“变废为宝”成为崭新的铝材。在车间一隅,技术人员正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监测熔炼温度,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。
科蓝特铝业专注于铝合金型材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目前已成为安徽铝加工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之一。“在税收政策支持下,我们积极推进再生铝熔炼工艺的技术升级。”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万朝晖介绍,去年他们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节省下来的1300万元,引进了先进的熔炼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。现在,通过对熔炼过程的精准控制,该公司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合金配方,使再生铝生产出的铝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。
安徽新太合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再生铜、铝的回收与加工的绿色发展企业,拥有38项专利技术,销售收入多年名列行业前茅。近年来,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滋养下,新太合金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新路。
“近2.3亿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资源综合利用减计收入等优惠,为我们推进再生铝技术升级提供了‘真金白银’的支持。”新太合金财务负责人谢先生说道,“我们以废铝为原料,全面升级熔炼除杂工艺和智能化生产线,打造了‘废铝回收—再生加工—高端应用’的绿色闭环产业链。”
如今,新太合金的生产能耗最高可降低95%,碳排放减少了90%以上。企业不仅突破了环保与成本的双重考验,还在行业内领先发展,成为安徽省绿色发展的领军企业之一。
节能环保低“碳”行
在安徽省淮北市,森化碳吸附剂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专注地进行活性炭吸附性能测试。这家专注于煤制活性炭研发生产及相关环保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,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,还主导制定了煤制活性炭行业标准,成为行业标杆。
公司办税人员李丽娜介绍,“去年以来,在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和跟踪服务下,我们应享尽享税费政策红利,实现了净水用高吸附性能活性炭工艺的新突破。”
针对绿色发展企业涉税问题专业性强、适用涉税政策复杂的特点,安徽各地税务部门在落实政策和精准服务上发力,积极响应企业需求。
淮北市税务局开通助企服务“绿色直通车”,为企业定制风险清单和优惠清单;宁国市税务局推出“政策智能导航”服务,通过税收大数据精准匹配企业需求;六安市叶集区税务局建立专项服务机制,统筹线上线下服务资源,解决企业申报等各项操作难题。
废旧物资再“生”路
在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荣誉墙上,“国家绿色工厂”的牌匾十分亮眼。作为一家专注于高效除尘过滤材料和SCR脱硝催化剂研发、生产以及废旧催化剂回收再生的企业,元琛环保纳税信用等级多次获评A级。
“合规经营是我们保持行业领先的‘制胜法宝’。”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若邻介绍,近年来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,依托“AI智能环保岛”的技术优势走在行业前列。
随着研发创新力度的持续加大,企业对防范研发费用归集涉税风险的需求愈发迫切。税务部门了解企业需求后,第一时间组建专业团队上门服务,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进行讲解,并结合案例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醒提示。
“税务部门的服务既专业又贴心,既讲解政策,又提醒风险。”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若邻表示,在税务部门支持下,企业坚持合规经营,抢占行业高地。
从废铝“回炉再造”到活性炭技术突破,从绿色闭环产业链打造到合规经营发展,安徽的绿色“隐形冠军”企业,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正不断壮大、集聚成势。